三掌门 > 粟裕大将之弯弓射日 > 第二十二章 决战前奏

第二十二章 决战前奏


江苏省政府主席兼二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韩德勤是江苏省泗阳人,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徐州会战时,韩德勤的第二十四集团军,在高邮、宝应一带,负责南线作战,成功阻击了由扬州北进之敌,连日酋坂垣征四郎也承认:韩德勤部的抵抗非常顽强。但后来就开始变成对日的豆腐军:一九三八年日军华中派遣军一部三千余人向苏北腹地推进。韩德勤、李守维率三十三师一万余人迎战,结果一触即溃,致敌在十一天内连陷兴化、盐城、阜宁等县城。蒋介石去电申斥“……敌不满三千,你部兵力优敌五倍而丧师失败,将何以自解?”第二年日寇进攻清江,枪声未响,韩德勤就率领数万部队拖枪遁走,使日寇如入无人之境,以至于日寇一日之中连占淮阴、淮安、涟水三座县城。

        韩德勤与**倒是很有渊源,他早年任师长参加对红军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所部被红军全歼,本人也被红军俘虏,经教育释放(也有人说他冒充士兵领了两块路费蒙混过关)。他不但不感恩图报,反而凶残狡诈,更加反动:一九三九年春,突然围攻东海县抗日武装八路军独立第三团,造成该团团长以下数百人伤亡;同年夏,又围攻活动于高邮湖北闽家桥地区的抗日游击队,惨杀该游击队领导人陶吉以下数百人。类似大小血案,遍及苏北各地,时有所闻。

        此人名声不太好,不讲信义,为了地盘和利益对国民党内部的李明扬、陈泰运等部尚且排挤打压,对陈毅和粟裕自是更不能容忍。

        军部项英的意思是不能跟韩德勤打;**主张打,但他的意思是开打后新四军和八路军联手打。陈毅说:“我们打,有人帮忙最好,没有人来帮,我们单独就解决韩德勤。”

        粟裕知道韩德勤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从军事数量上说,韩德勤算是兵多将广,手下直接和间接控制兵力的有十万之众,苏北指挥部所属部队只有七千多人。因此粟裕除了参与领导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外,加紧招兵买马,严格整训部队,一有空就对照着军用地图,一一实地核对黄桥及其附近地区的桥梁通道、村舍、房屋、树林、田畴等等,对黄桥地区的地形特点从宏观到微观都有个准确的了解和把握,随时准备在黄桥地区同韩德勤进行一场大的较量。

        因为刚到江北,迫切需要更精确的地图。三纵副司令陈玉生通知秦叔瑾,要他到指挥部测绘室报到。秦叔瑾报到后,就留在指挥部做制图工作,此后跟随粟裕南征北战十年之久。

        秦叔瑾有记日记的习惯,一九四0年八月十九日这天,他写道:因我部袭击了孤山、季家市的日军,为了防止敌人袭击,指挥部移往大界沟。

        过了两天,指挥部得到情报:韩德勤在东台副总司令部下达了分左、右两翼向黄桥地区新四军进攻的作战命令。韩德勤特任命李明扬为总指挥,李守维、李长江为副总指挥,陈泰运为右翼副指挥官,要求在八月三十日集结完毕,九月二日起开始攻击前进。与此同时还下令封锁粮食,不准海安、泰州一线以北大米产区的粮食南运。形势开始紧张。

        不过仗还没开打,韩德勤的左右两翼已经让陈毅砍掉一翼了。

        ——韩德勤所属部队派系非常复杂,内部相互间貌合神离,明争暗斗很厉害,经常为争利和争地盘大打出手。他本人也不做好事,除了苛政重赋,鱼肉人民,对非嫡系的各保安旅团及其他杂牌部队也是以排挤打压吞并为能事,所以各保安旅团及其他杂牌部队也往往不完全听他摆布,他们各霸一方,自成系统,根本谈不上什么团结抗战。陈毅抓住这一点,马不停蹄地做韩德勤的内部的分化瓦解工作,挖墙脚、搞统战,争取了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坚守中立:接受韩德勤命令而不执行。

        九月二日晚上,为了迎接韩德勤的进攻,指挥部在晚上移往任家庄。

        九月三日战斗打响,韩部一一七师(少一个旅)、独立六旅(少一个营)、保安一旅(少两个营)共五个团从黄桥东北方向进攻营溪、古溪。先头部队是薛承宗的保安一旅的两个团,因为不是韩德勤的嫡系部队,韩德勤就将他们放在一线当炮灰。保一旅打仗也并不卖力,一交火就退缩。

        顽军攻打营溪时,指挥部移往古溪。粟裕是前敌指挥,留在营溪,随二纵队行动。当时的作战方针诱顽左翼深入新四军防区,再集中兵力予以各个歼灭。即集中三个纵队全部兵力,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后发制人、分别围歼的战术歼灭韩德勤主力一一七师和独立六旅,最后把曲塘、海安夺下来。

        九月五日,保安第一旅占领营溪,同一天,一一七师打到古溪北面,随即猛攻古溪。炮弹在古溪镇上到处爆炸。部队医院、修械所,都挨了炮弹。按陈毅司令员的意图,新四军退出营溪,到古溪后还要再退十里。如果还要向后撤退十里,古溪的坛坛罐罐就得大搬家,就得组织群众扶老携幼地转移。

        那时,部队士气正高,求战心切,尤其是王必成、陶勇和叶飞几个纵队司令员。他们习惯进攻,不甘心老是挨打,好战好胜心与普通士兵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粟裕召集王必成、陶勇和叶飞去研究出击问题。估计是王必成发起的,蹿掇粟裕立即出击。

        粟裕也想立即出击,问王必成、陶勇和叶飞的意见,三个司令员没有一个反对的,大家都嗷嗷叫,要出击,都说不要再退了,就出击,有把握。粟裕征求陈毅的意见,陈毅听说大家都有把握后就同意了。

        粟裕决定当夜出击。部署是:五日夜,以一纵队为迂回部队首先攻克营溪,先解决保安一旅,然后向西迂回到一一七师和独立旅的后面,以切断韩军主力的退路;二纵和三纵则于六日拂晓一同从古溪正面出击,准备在前后夹击中,歼灭韩军主力四个团。

        当夜,一纵按预定计划出击营溪,将保安一旅的那两个团全歼。当天晚上八十九军参谋长郭心冬一看营溪被新四军攻克,心里慌了,用少数部队火力掩护,带主力一一七师迅速缩回曲塘、海安。

        第二天,二纵、三纵在合击一一七师。战斗中二纵九团的团长徐绪奎发现顽军的电台天线和重机枪火力点,估计是顽军的指挥部,当即身先士卒冲上去,将顽军打垮,但在搜索残敌时不幸中弹牺牲。

        徐绪奎和王必成都是来自第四方面军,他和王必成一起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爆发后,又一起从延安来到新四军,是在战火中结成的生死兄弟。刚到新四军时两人级别相当,王必成任一支队二团参谋长,徐绪奎任二团总支书记。后来部队整编,王必成任二纵队司令员,徐绪奎为二纵下面的一个团长。严肃的上下级关系,并没有冲淡他们的战友情谊。王必成接到徐绪奎牺牲的报告后,十分悲痛。粟裕得信后和王必成一起来到徐团长的遗体前,警卫员金山正在悲伤地痛哭。

        粟裕看后心情沉重,两眼湿润,说:“徐团长是个能打仗的团长,不但能打,也能带兵,也做过政治工作,是一个文武双全好团长。可惜呀!太年轻了!他是我们挺进苏北后牺牲的第一个团长。”

        他抹了一下眼睛,看到团政委罗维道仍在失声痛哭,立即严肃地说:“哭什么!要赶紧处理好后事,我们要为徐绪奎同志报仇!”

        回过头又对王必成说:“一、找副好点的棺材给徐团长,二、对徐团长的牺牲要暂时保密,三是要稳定部队,准备打大仗!”

        又指着警卫员金山说:“金山,你是警卫员,你要高高兴兴地照样牵着团长的马行军打仗,要大家知道团长没有死。”

        虽然付出了代价,但应该说这是一个胜仗,因为歼灭了顽军两个团。但陈毅司令不高兴,说是打早了,不然可以全歼。粟裕事后想,顽固派的军队刚刚到营溪、野周庄、运粮河、高家湾一线就出击是早了点,好像乌**刚刚伸出了一小节,就一刀砍下去,结果没有砍到,让他缩到曲塘、胡家集的乌龟壳里去了。还有就是二纵和三纵没有连续作战,等到第二天再打,让顽军跑掉了,以致未能取得全胜。

        为了继续争取薛承宗,陈毅指示将被俘官兵释放,晓以大义,发还全部人枪,并让张元带去给薛承宗的亲笔信,希望薛承宗以大局为重、合作抗战。九日,指挥部移往严徐庄,随即准备攻打姜堰。

        姜堰是运盐河上的重镇,是周围有名的粮、棉、盐、油主要进出地。驻守姜堰的保安第九旅张少华接到韩德勤的命令,一定要把姜堰筑成坚固堡垒,然后再逐步向南推进;一定要严密封锁运盐河,绝不允许有一颗米运进黄桥。姜堰一卡住,运盐河以南黄桥地区的生活必需品马上就会发生困难。韩德勤想,卡住黄桥粮食通道,让新四军没吃的没喝的,如果战场上打不赢新四军,也要把新四军逼出苏北。

        张少华在姜堰镇南的运盐河突击构筑了以三十六个碉堡为核心的防御工事,加设了电网,挖掘了深壕,封锁运盐河。保安九旅借查封粮运敲诈勒索,军官们却自己运粮走私,甚至资助日寇,大发其财。粮食缺乏,物价暴涨,民众绅商苦不堪言,对韩德勤的封粮苛敛大为不满。老百姓中传言:“饿了老百姓,肥了韩德勤,难了新四军,帮了日本兵。”

        营溪战斗的同时,天长、**等县及津浦路苏皖段沿线敌伪相继增加,天长、**两据点的日寇已增加到一千五百余人,骑兵数百。九月五日、即韩顽进犯营溪的前夕,日寇攻陷了我路东中心区之马家集、竹镇集、舜山、半塔、汊涧等地,每到一处,抢掠烧杀,无恶不作,与韩顽遥相呼应。

        秋风渐起,可新四军驻在黄桥地区八千人的机关和部队,寒衣无着落,根据地军需粮食日益困难。

        面对这种状况,陈毅写信韩德勤,呈请解除粮禁。同时,召集社会各界人士共商对策,表明新四军愿与各方合作、和平解决纷争的立场。陈毅博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海安的名绅韩国钧联络苏北一批著名士绅并领街打电报给蒋介石当局,要求其电饬江苏省政府韩德勤,“改善统制食粮,实行调节民食,唯有严禁输出,保护内地流通”。但韩德勤无动于衷,置之不理。

        现在轮到粟裕说话了。要想打通粮道,解决军需民困,跟韩德勤说好话没有用,只有武力解决姜堰。

        韩德勤在姜堰有六个团,粟裕手里有九个团,如果去打姜堰,打下来是没问题的,但伤亡一定很大。因此粟裕就拿一个纵队一方面东进去佯攻海安,乒乒乓乓打得很剧烈,威胁如皋、海门、启东;一方面向东北佯动。粟裕的意思是韩德勤在姜堰的兵力太多了,请韩德勤调开一部分。结果韩德勤真是像听粟裕的命令一样,把姜堰的兵调了一部分去保卫海安,只留下了两个团。

        九月十三日,三纵挑选优秀战士组成两个排的“勇敢队”,由参谋长张震东带领下水渡河,自镇东北突击。他们用橡皮裹着马刀把子,奋力砍开铁丝网,用木棒扎棉花蘸火油,从碉堡眼子塞进去,打下了几个碉堡。打开缺口后,他们从碉堡群的缝隙中猛插进去,很快就打掉了保九旅张少华的司令部,然后由内向外,四面开花冲击。城外担任主攻的是王必成的二纵。王必成在三天前公开了徐绪奎团长牺牲的消息,战士们一听全红了眼,高呼口号要为徐团长报仇。当他们听到城内喊杀声和枪声猛然爆发,也迅速由外向内攻击。仅一昼夜就攻克姜堰,歼敌千余,缴获一大批军用物资。少将旅长张少华只得化装逃走。三纵也付出了代价,曹耀能、王金明营长牺牲。

        第二天,陈毅、粟裕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机关进驻姜堰,他们受到姜堰人民敲锣打鼓放鞭炮的热情欢迎。陈毅和粟裕下榻新交通旅馆——曲江楼,随后在那里过中秋节。

        苏北新四军占领黄桥以来,虽然只有两个月时间,可是黄桥地区群众得到的利益很多,譬如免除了苛捐杂税,进行了二五减租,工人增加了工资等等,过去那些军队虐待民众的事没有了。正因为这样,黄桥的群众支持新四军去打姜堰,在打下姜堰后,姜堰的群众又希望新四军去打溱潼,海安的群众希望新四军去攻海安、去占领兴化。韩德勤统治区域的群众都希望新四军去。

        如果不是要打日寇,这个时候攻打韩德勤倒是顺应民心。但陈毅在占领姜堰、打开粮源之后,再次表明新四军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初衷不变,只求救国有份,抗战有地,派朱克靖等同志四出奔走,联络各界绅民代表继续呼吁韩德勤,重开谈判,以求合理解决纠纷。

        从军事上说,打下姜堰后因为没有乘胜占领大、小白米,姜堰成为整个阵势的突出部分,两翼是暴露的,西边受两李的威胁,东边受税警团的威胁,北边有韩德勤的威胁。尤其在左右侧后有许多空隙,有被他们出一支兵去打黄桥的危险,战役上态势极为不利。为了避免大的危险,同时在政治上争取优势,九月三十日,陈毅、粟裕率部退出姜堰,撒回黄桥。但陈毅没有将姜堰交给韩德勤,由黄逸峰交给跟韩德勤面和心不和的李明扬、李长江,一是感谢两人暗中相助,二是挑拨和加深韩李之间的矛盾。李明扬很重视地盘,当知道姜堰真的给他时,他感动得哭了。

        部队刚从姜堰撤出,韩德勤即以十几个团的大军南下进攻黄桥。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5/5975/10592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