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掌门 > 仙郎,你再要活一千年 > 第五十六章 亡羊补牢

第五十六章 亡羊补牢


  书接上文。

  “甘仪笙将少女托付给师兄后,把货物送回了微恪岛。

  随后,他和辛队梁昌一起,连夜赶去集市,敲开棺材铺的店门,买了一副杉木棺材。

  梁昌让掌柜的帮忙,请了法师。又雇人抬着棺木,去了湖边现场,扔了尸身上的草席,就地殓了少女的亡父。

  梁昌租赁了一艘船,将棺木人等一齐装好,由他自己跟着,吹吹打打,往兰湾来。

  次日天明,集市上来了几匹快马。马上的几条汉子,沿街放话,说是鼎州有大商人,祖籍原在潭州,在梅山地界包山伐木。

  现今派了一个掌柜来,要招十几个能干汉子。是能管得住人的,派去监督那些伐木工。

  被选上了的,先发安家银子二两;到梅山后,再发十两。月银还在外。

  随后,集市路边架起了台子,明晃晃的银子堆放在上面。

  台子左右,分站着两条大汉,手中各持长棒。

  掌柜坐在台后,拿出一本册子来,提起毛笔,蘸了墨,翻开纸来备写。

  那纸上面早有一行:

  兹有赴梅山X县管工,王大石,  十九岁,籍贯,四湖山,  领安身银二两(欠十两),  王大石,  押。

  离台子不远,又有一人,提一袋衣衫,一袋麻鞋,在那里等候。

  集市本就不大,一早闹出了这么大动静,通街都知晓了。

  有人试着应招,果然在入了册籍后,领到了银子、簇新的衣衫和麻鞋。

  一条大汉跟着他往家里去,拿了包袱回来,就在街边列队。还另外给了五十个铜钱傍身。

  那些街上泼皮,成群结伙地涌上来,先占了名额。共约是八九个,互相之间,在那儿挤眉弄眼的。

  掌柜也只做没有看见,照例一个一个地、按规矩上册,归家,再回来列队。

  看看名额渐满,掌柜的收拾定了,叫应招的汉子们,自动分成两队,朝梅山进发。那六人骑马跟在身后,一起走了。

  到了中午,集市上回来了一些人。

  他们说是在半路上,掌柜的又拿出银子,让所有人背向路边,拉开距离;挑其中一个出来,依次认人,能认出名字或者绰号的都行。

  认到六个,给奖励一两银子。他们都认不出六人来,钱没拿到,工也丢了。

  好在还赚了二两多银子,一身衣服,还有麻鞋。

  集市上的人便叹息,嗐,只可惜,便宜了那些泼皮无赖。不过他们走了也好,清净。

  黎库笑着跟我说,他就是那个掌柜。那些泼皮,很是难缠,耗了戊队弟兄好些天。

  完事之后,他们回到兰湾附近的备用营地,白堤口,将马还了。

  那白堤口营地里,是甘统领的几个小师弟在管,都是些平民,等闲人看不出蹊跷的。

  甘统领是心里恨极了,才用了这等狠招,一举剪除了那些祸害。我没打听那些人的下落,估计是很惨。

  在兰湾,有陈望帮着,少女亡父的葬礼,一切顺遂。

  甘仪笙因为心中一直不安,就在灵前,郑重地跪地磕头。最后,还帮着抬棺,送上了土山。

  陈望见了,却会错了意。

  等葬礼完毕后,央求了自家娘子出来,和少女说起,甘老爷子和师母,均已年高,中年得子,还不知可有福分,能抱个孙子。

  师弟甘仪笙只知报效朝廷,自己的事全不放在心上。说不得,只好做师哥师嫂的出面,涎着脸来问林娘子,对师弟可有意?

  那少女低下头去,不过一会,就点了点头,两腮晕红。

  林娘子后来说,她那时看甘统领,是个有情有义的人。自己孤苦伶仃的,也无处可去。想了一回,也就应了。

  陈望娘子又去问甘仪笙,甘仪笙却为了难。

  黎库说,甘统领也知道,自己对林娘子负有责任。

  他是在军的人,也没有门户之见。可也不用急着要娶她。

  像是逼着林娘子,签城下之盟似的。

  而且甘统领怕有一天,林娘子知道了,是他误杀了父亲,发作起来,从此会家无宁日。

  甘仪笙来微恪岛,黎库又去劝了一回。他只是不答。

  林娘子久在陈望家中,不见回音,心中也是惴惴不安。

  又无意中听说,那甘仪笙年纪虽不大,官却做得不小。

  更是猜疑起来,觉得这桩姻缘无望,都是自己一厢情愿,堕入微末之尘,又起攀附之心。竟是书里写的,没羞没臊了。

  回房自怨自伤了一阵,林娘子将衣裙一一换下,依次折好。

  只穿了在湖边,初见统领的那一身,和衣睡下。

  半夜起来,点起油灯,找一页花笺,用小楷写道:

  ‘鹂云启:近因父殇,得遇良助,妾心感戴,不可名状。

  又蒙邓娘子劳问甚勤,一并致谢。其情深厚,如酒醇酽,容妾后报。

  然久居寝食,难塞众音。贪恋口欢,岂能常为。妾自家道败落,布衣箪食已惯。

  今趁月圆,不辞而别,是为已往之事,免受缠绕。优柔莫决,不若水到渠成。

  冬寒将至,望善自珍重。妾久疏纸笔,书不成字。休怪。鹂云十五日’。*

  林娘子将花笺放在梳妆台上,以镇石压住。将门轻掩,出得院来,面向父亲坟山,默祷了一阵。就上了湖堤,往潭州方向去了。

  陈望娘子起来,见了花笺,惊得一呆,忙持了来找陈望。

  陈望也不知,甘师弟去了何处。

  情急之下,把统领寄放在家里的几只信鸽,取出一只来,拿花笺来折成小块,绑在鸽腿上,将手一扬,那信鸽振羽高飞,很快就只剩下一个黑点。

  *北宋的书信文字用法。


  https://www.3zmwx.cc/files/article/html/10861/10861849/7203518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3zmwx.cc。三掌门手机版阅读网址:wap.3zmwx.cc